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大秦賦第13集劇情
第13集:仲父當國顯擅權
一夕之間,三代君王相繼隕落,本是艷陽高照的五月,奈何咸陽城內(nèi)陰沉窒息。待羋氏族人流放邊塞后,一班老臣陸續(xù)前往章臺宮,這場與喪同期的登基大典正在大張旗鼓地舉行,轉眼將要迎來第六位新王嬴政,一個敢于自封秦始皇的束發(fā)少年。
新君即位當日,詔命眾文武大臣封爵加官,呂不韋領政三年,幾經(jīng)頓挫,對于秦國可謂是感慨萬端,先前之所以會將家財散于落魄公子身上,其時所求者無非光大門庭,使呂氏家族從小國商人變?yōu)殒R鳴鼎食的大國貴胄。此刻呂不韋搖身成權傾朝野的仲父相邦,也該是他大展宏圖,執(zhí)行新政的開端。
然而君主制下,卻有兩種權力現(xiàn)象最為嚴重:其一是強君暮政,其二便是主少國疑。恰逢嬴政臨朝且強臣在國,所以呂不韋還未等國喪結束,索性在丞相府內(nèi)邀請姚賈、蒙武過府商議仕職調(diào)動,看似商議之說,實則獨斷專權,立即安排王綰為秦王謁者,樊於期為郎中護衛(wèi)秦王,上卿姚賈為公子成蟜老師,至于掌管守衛(wèi)軍隊的衛(wèi)尉要職則讓渭文君嬴昇負責把持。
趙偃得知嬴政即位氣憤至極,隨即要求郭開設法幫他成為趙國太子,并承諾登位時會封郭開為趙國丞相。毛遂自薦前往楚國,游說楚、趙合縱伐秦,奈何楚公子景涵及其他大臣陸續(xù)諫言,不愿繼續(xù)與秦為敵,畢竟先前華陽太后致使楚國元氣大傷,再無必要勞師動眾。
春秋閣內(nèi),呂不韋向門客士子們吐露自己的著書志向,皆時由他作為總編纂,提綱挈領,直接點名要害,繼而交由士子們按綱領編著,將所學揮灑記于書中。穆歌閑來無事,便到客??赐钏?,此時李斯經(jīng)過反復思忖,打定主意想要輔佐嬴政成就大業(yè)之謀劃。
鄭貨眼見眾人皆有賞賜,屬實眼紅,正打算向呂不韋討要封賞,沒想到呂不韋竟讓他做相府家宰。待鄭貨欣喜離去,呂不韋叮囑鄭義專心統(tǒng)領分布在六國的坐探,順便摸清列國藏于秦地的細作,若是能夠策反,也算佳事一樁。嫪毐聽聞秦國相邦廣招門客,于是冒雨拜訪相府,投身呂不韋門下,呂不韋念及昔日救護之恩將其收留。
嬴政想將六國大纛擺放宮中,時刻提醒自己莫忘一統(tǒng)天下之志,結果呂不韋卻以“管仲與齊恒公”的故事教誨他應憑借,而非作為,無需事必躬親。恰巧此時寺人代內(nèi)史急稟各地水患災情,呂不韋率先開口,獨自前去處理,制止嬴政參涉。
李斯懷抱羊羔登府拜訪丞相,隨眾人待在偏廳等候,怎料滿室羊羔入目,人手一只羊羔作拜禮。甘羅見李斯說話風趣,遂上前與之攀談,鄭貨未忘先前負荊請罪之辱,故意刁難李斯,甚至將他所寫竹簡丟擲在地,開口索要一千金方可代為呈交。
甘羅作為前丞相甘茂嫡孫,無論年齡才智俱是驚人。呂不韋倒是對甘羅頗為欣賞,同時感慨一代名相被迫離鄉(xiāng),繼而當眾封其作少庶子,留在相府為他所用。
由于趙偃處處魯莽,愈發(fā)不得趙丹器重,他與太子趙佾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明顯。郭開苦思冥想數(shù)日,總算尋到良法,趕忙去找趙偃,提議他借機拉攏毛遂,取得朝堂重臣的擁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