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大秦賦第67集劇情
第67集:韓非西去入咸陽
旬日過后,一輛軺車轔轔獨行,自是從新鄭西門緩緩駛出,并又緩緩駛向秦境函谷。途中流民頗多,均是被迫離鄉(xiāng)入秦,韓非立即下車阻攔游說,令大家打消念頭,原路折返。
豈料此舉恰巧被秦軍目睹,再加上其他流民告發(fā),韓非子慘遭秦軍追殺。前方懸崖短路難行,御者忠心護主,以身擋劍。正當韓非生死攸關之際,幸虧李斯及時出現(xiàn)搭救。

昔年稷下學子,同窗摯友,一別十余載,再度相見不禁感慨萬千。尤其是韓非子,更坦言李斯如今掌覆秦廷,六國存亡對他而言不過是彈指一揮間。
李斯認為秦國一統(tǒng)乃大勢使然,嬴政不過是順應天命,同時也知韓非善為人敵之秉性,若要執(zhí)拗任任你軟硬無轍,于是便思忖片刻,提醒他入秦兇險,王宮陰深藏龍,切莫觸龍之逆鱗。
姚賈匆忙入宮面見秦王,懇請他須將韓非就地處死,以免多生事端。考慮到韓非實乃良才,嬴傒略有不忍,提議將其幽禁。
當日及午,韓非初入咸陽拜見秦王政,章臺宮殿如寂然幽谷,只回響著嬴政冷峻質問,但他絲毫不懼,竟與嬴政暢談天下大勢及君王之法。嬴政深深被其折服,便將華服高車贈予韓非,奈何韓非自認韓室宗人,拒收秦人衣冠。

頓弱急派密報,告知趙、楚、魏、韓四國合縱攻秦,姚賈請命出使四國,以絕其謀。嬴政允諾姚賈車駕百乘,可代他之名交游諸侯,廣收天下義士。
韓非連夜傳信趙佾,并在姚賈離城之日攔截車駕,表示趙王幼弱不堪大任,若想交涉需尋春平君趙佾。李斯聽聞韓非去見姚賈,不由大惱,明知姚賈老J巨猾,非要惹他作甚。
趙佾收到韓非密信,想方設法阻攔姚賈入宮,隨后安排他在春平府內盤桓。然而姚賈早已篤定韓非所言必有詭詐,唯有直諫趙王才是取勝之道,所以駛往春平府途中,趁其不備,立即調頭趕去龍臺宮。
嬴政與眾大臣商議以哪一國開啟滅國大戰(zhàn),羋啟主張討伐三晉,王翦和李信則提議當選弱國滅之,予以震懾,所以最終商榷應定韓國。怎料話音剛落,韓非竟在殿外大聲斥責,他為存韓只身入殿舌戰(zhàn)群臣。

待朝散過后,李斯氣惱韓非未將自己的勸諫放在心上,偏要頂撞嬴政,即便嬴政如何愛惜韓非才干,也絕不會留有異心之人。思及此處,李斯尤感不安,于是希望韓非看清眼下局勢,切勿再魯莽行事。
姚賈見過趙王遷,故意拉攏郭開多在倡女面前美言幾句,順便讓趙佾傳話給韓非子,警告他倘若再不收斂,終有一日必會反受其害。寧騰于邯鄲城外秘見姚賈,決心追隨秦王政成就一統(tǒng)天下的大業(yè)。
嬴政在李斯等人的提議下,繼而開啟滅國大戰(zhàn),打算先外召六國,恫疑虛喝,趁機窺探六國反應。韓非聽到士客談話內容,便知嬴政滅國之心已起,隨后密信韓王安,請他委派能臣把守南陽。

姚賈坐鎮(zhèn)新鄭,探查關東列國動向,韓王聞悉秦王意掀起滅國大戰(zhàn),立即詔命韓國整軍備戰(zhàn)。寧騰欲得南陽假守之位,姚賈為其出謀劃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