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大秦賦第60集劇情
第60集:邯鄲城瀕臨絕境
二十萬秦軍陳兵邯鄲,數(shù)月未能攻克,趙國興亡對于大秦看來,猶如一則古老的政治寓言,其指向之深邃值得永遠深思。如今趙國之長在于李牧和邊軍鐵騎;趙國之短在于君王貪功,朝臣內(nèi)斗,所以幾位秦臣合謀商議,最終決定行反間迷惑,攻趙短板。
隨后,嬴傒故意設(shè)局引燕太子丹入府一聚,并讓他看到趙佾門客與秦人來往,以及渭陽君府內(nèi)的投書。姬丹信以為真,立刻將投書之事告知郭開,打算聯(lián)合趙國未雨綢繆。

與此同時,趙國邊軍糧草告急,遲遲未見郭開先前應(yīng)允的十萬石軍糧。正因郭開與趙佾之間的爭斗不斷,倡女唯有將修葺宮殿的錢拿出充作李牧軍餉。
姬丹門客親自入趙拜訪丞相府,并將姬丹相助帛書送來。郭開見此起疑,礙于姬丹和嬴政曾經(jīng)交情甚好,繼而猶豫不決。頓弱趁夜前來向郭開透露嬴政欲除趙佾的消息,順便挑撥他與趙佾以及宗室的矛盾。
郭開反復(fù)思忖,終決定帶著姬丹門客入宮面見倡女,言之趙佾有叛國嫌疑。倡女深知趙佾想要擁立公子嘉繼位,所以她立刻傳召趙佾進宮議事,先行斬絕后患。李牧擔(dān)心趙佾此去將臨危險,于是率軍入城堵住宮門。

縱然是趙蔥在倡女面前為趙佾辯解,但是倡女依舊下詔褫奪宗室封邑。扈輒請命誅殺李牧,倡女對李牧心生忌憚,再加上邯鄲城危如累卵,不可繼續(xù)損兵折將,于是便讓趙蔥先將他穩(wěn)住。
倡女無法除掉趙佾,索性故技重施,再度色誘引他入榻,從而平息趙國宗室內(nèi)亂,勸退李牧逼宮。恰巧這一幕竟被趙王偃看在眼里,頓時氣得吐血倒地,一命嗚呼。
公元前236年,正當(dāng)趙國紛紜之際,趙王偃驟然崩逝,謚號悼襄王。倡女代政主持大局,其子趙遷繼位,郭開輔之,趙國近百年來最為荒誕的君臣組合,自此開始了最為荒誕的幽繆之期。

此事傳遍諸國,諸國各有算計,秦廷眾臣針對攻打邯鄲之事各抒己見。嬴政在幾經(jīng)思量后,詔命上將軍佯退引趙軍追擊,先殲其主力,再議進退與否。
李牧認(rèn)為數(shù)月激戰(zhàn)已近瀕臨絕境,恐無力獨拒秦軍,所以打算借大喪之機合縱列國。扈輒接連收復(fù)閼與鄴城,倡女在郭開的煽惑下,以王命要求宗室捐輸糧餉,趙佾聞言氣惱,當(dāng)庭請辭。
沒過多久,扈輒戰(zhàn)死沙場,趙軍10萬將士殞命,由于春平君趙佾已被貶為庶人,宗室皆不愿奉詔入宮。眼見虎狼秦軍仍盤踞趙境,趙國岌岌可危,趙蔥提議該命春平君復(fù)位,起用李牧方可保邯鄲無虞。
臨近暮色降垂,倡女獨自去見趙佾,先前二計奏效,現(xiàn)今這一招美人計再發(fā)攻勢,依舊逼得趙偃無路可退,只能受其擺布,聽之任之。

秦軍無法滅趙,嬴政下令將大軍撤回函谷,又命姚賈以為趙王偃吊喪之名,親自前往邯鄲密切關(guān)注六國動向。邯鄲城外,韓非子和姚賈均至趙國,沒想到趙蔥慢待姚賈,二人發(fā)生爭吵被韓非勸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