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大秦賦第68集劇情
第68集:韓非陰謀廢姚賈
滅國之言傳遍諸國,諸國皆有不同反應(yīng),趙地來書責(zé)難,楚地色厲內(nèi)荏,齊地更想置身事外,再觀魏、燕二國均派使臣入境,唯獨(dú)韓國尚無音訊。
韓非子再次試探秦王政心意,諫言滅韓弊端,提議存韓滅趙。李斯一語道破韓非諫言,隨后懇請嬴政將韓非關(guān)押,實(shí)則是為保全韓非。嬴政看出李斯想法,表示韓非之才皆有利害之分,能為他所用乃大秦幸事,若反之則屬禍害,只要不逾越底線,尚可留其性命。

當(dāng)日韓非子離宮并未歸宅,而是直奔李斯府邸,與他飲酒暢談,順便言表歉意,只因自己不聽勸告執(zhí)意進(jìn)宮見嬴政,招惹口舌是非。韓非扈從趁機(jī)潛入李斯書房,忽然聽到李斯之子李由和李略的談話,因此得知嬴政已有決策。
郭開往秦傳遞密報(bào),透露韓王安派韓相張讓赴趙,欲與趙國結(jié)盟對抗大秦,如今趙王遷已派李牧出使新鄭。姚賈奉王命設(shè)法破壞兩國之策,并打算趁機(jī)助寧騰謀得南陽假守之位。韓非知曉姚賈恣行無忌,恫嚇韓王安,甚至交游列國賄賂豪臣,使得五國皆不敢與韓結(jié)交,于是決定借此機(jī)會利用嬴政,除掉姚賈。
事后,韓非親自入宮面見嬴政,指出秦遲遲未能蕩滅六國之根由皆因用人不當(dāng),放眼望去朝堂之上全是良將位列,謀臣云集,何必重用姚賈這等昏庸之輩,甚至被他瞞在鼓里,不知其私下貪墨行為。

嬴政聞言遲疑,隨即召回姚賈,并將韓非所寫簡牘擲出。姚賈對于貪墨一事供認(rèn)不諱,但卻表示貪墨只是自污,也是為了便與六國權(quán)臣貴胄交往,緊接爆出控韓非實(shí)乃間人,心懷叵測,應(yīng)當(dāng)盡早除掉,怎料嬴政不允。當(dāng)夜李斯受詔入宮,嬴政下令大軍佯攻新鄭,吸引韓王安視線,待南陽并入大秦疆土,韓王定會請降。
隔日,嬴政請韓非觀覽作戰(zhàn)密室,自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勸服韓非歸秦,可為秦廷效力。奈何韓非出身宗室,無法與嬴政同心謀國,偏要死死抱住奄奄一息的腐朽韓國,因此讓嬴政徹底心冷。
經(jīng)先前一事過后,姚賈對韓非懷恨在心,決定將其除掉。李斯發(fā)現(xiàn)姚賈已經(jīng)確認(rèn)韓非的間人身份,不禁愣住,細(xì)思姚賈為人手段,瞬間了然韓非下場,頓生無力之感。

姚賈趁夜造訪韓非宅邸,與他交談中故意透露扈從寧騰現(xiàn)已叛韓,待他出任南陽假守后,必然會將南陽獻(xiàn)予秦國,倘若南陽失守,恐怕韓國再無存機(jī)。韓非明知此乃姚賈的圈套,但是為能保住韓國,最終還是吩咐扈從們將寧騰叛韓消息拼死送抵新鄭。
然而姚賈早已布好圈套,數(shù)十扈從無一人逃出咸陽,皆被當(dāng)場剿殺亦或擒俘。那一夜,李斯心神不定,徘徊到五更雞鳴,韓非更是坐在案前,連夜著寫《韓非子》。

章臺宮內(nèi),幾位眾臣立于階下,姚賈呈交韓非死間的鐵證,即便是李斯、嬴傒爭相求情,仍是無法改變結(jié)果。嬴政心灰意冷,索性應(yīng)允姚賈等人的提議,命令廷尉府將韓非押獄,處以車裂之刑。一聲令下結(jié)束,李斯驚愕當(dāng)場,半日回不過神來。